晋江文学城
下一章 上一章  目录  设置

27、赈灾 ...

  •   “为某人铺路?谁啊?”赵渝一脸好奇地问道。

      “问那么多干什么,以后你自会知道,你就安安心心地做你的新郎官,成亲之后休想再有这么多的假期了。”

      “哎哎不是,哎,这新婚之后不得多放个几日假,您如今叱咤朝堂,哪用得着我呀!”

      “小别胜新婚,朕自然要为兄长多多考虑了。”

      “等等,是不是你先前给了玉佩的人?果然是个小娘子,你这从不离身的玉佩都送出去了,还大费周章选女官?直接纳入后宫不就行了。”赵渝脑瓜子转得飞快,他这纯情弟弟的小心思,可瞒不过他。

      “胡说些什么,这棋你还下不下了?不下朕就不留你了。”赵灏刻意避开视线,只是低下头倒是更加显露他发红的双耳。

      赵渝嘴角都快列到耳后了,“哦哟,还不好意思了,不提了不提了,下完这一局我就走,省得在这里碍眼。”

      不过赵渝仅沉默了片刻,又絮絮叨叨说了起来:“不过您这刚登基,先拿一个老臣开刀,属实是有些过了啊,杀鸡儆猴不是这么儆的呀。”

      赵灏手执一子,皱眉琢磨着棋盘道:“连你也要反对我吗?”

      赵渝忙摆摆手,“我哪次不是站在您这边儿的,只是您想在这个时候立威,另找一人便是,姚煦是开国老臣,此举寒了多少朝中老人的心。”

      赵灏冷哼一声道:“哼,那也是他活该,这是他自己提出来的,不过是没想到朕会顺着走下去罢了,他这些年来对杭忠亮马首是瞻,眼里还有朕这个皇帝吗?”

      “不过罢了那个老迂腐的官也不错,他是读了一肚子圣贤书,结果还不让家里的女儿读书识字,世家子女哪个不是吟诗作对、舞文弄墨?就他家的三个女儿,大字不识一个。”

      “所以说这样的人没有远见,固守成规。”

      “不过杭忠亮在朝中的势力盘踞已久,您要想一口气拔除可不容易。”

      “朕也没想着要全部拔除,这些年,朕的这位好舅舅给朕使了这么多绊子,朕总得好好回报一番,况且朕还得顾及母后的面子才行……”

      话说沈灵雨得知可以参加女子科举后,兴冲冲地来到凌霄院,将消息告诉沈星言。

      此时的沈星言正值国子监旬假,他站在窗边桌前,凝神静气地临摹着字帖,忽闻有人步伐轻快地走来,刚蘸上墨汁的笔不自觉地抖了一下,一滴墨在纸上晕开,如一朵开在纸上的墨梅花,墨色由浓转淡,屋外的人也进来了。

      “哥哥!快别写了,我可以入朝为官了!”

      沈星言闻声抬起头来,将笔搁下,细听是怎么一回事儿。

      “新帝登基,要推行女子科考,选十位女官入朝,这样,我也不用再扮作你的身份,可以堂堂正正地走入朝堂。”

      沈星言见妹妹神色飞扬,眼中不住地闪着光,问道:“你可想好了?”

      “自然是想好了,天无绝人之路,这是上天在帮我。”上天又救了她一次。

      “只是新政刚出,若真选出了十位女子,你们不就成出了头的鸟,大臣们的眼中钉?你曾与太子有过接触,也说过他狂妄傲慢,可他已经不是太子了,而是一国之君,圣意难测,刚刚登基便让女子处于风口浪尖,不知是何故啊。”

      “不管是有什么意图,都正合我意。”

      “伴君如伴虎,即使是幼虎,也有锋利的爪牙,无论如何,万事小心。”

      “灵雨知道,哥哥放心。”

      沈星言不再多劝,轻轻抚摸妹妹的头发,他的妹妹比所有人都强,她不该困于内宅,不应学那些当家娘子的算计,她的才智,她的果敢,就该入仕途、进朝堂,“去和母亲好好说说,不过以母亲的性子,自然也是支持你的。”

      沈灵雨点点头,去寻母亲。

      沈夫人果然没有阻止,揽着她说道:“这下你也不用费尽心思扮作你哥哥了,上回还说什么去姜家小住,真当你娘是傻的不成?”

      “母亲,您都知道了啊……”

      “你们的这些伎俩骗骗别人就算了,骗我还早了几年呢,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,我知道你们有分寸,不会惹事,也知道你们到底在谋划些什么,只不过没有什么比你们的安危更重要,你爹若是在世,也舍不得你们去冒险。”

      原来母亲什么都知道,不过都藏着罢了。

      沈夫人接着说道:“姜家是武将世家,早前都是跟着先祖战场杀敌的,过着刀尖舔血的日子。从前我以为战场是最残忍的,一刀下去,有几个能活着回来,后来才发现,比战场的刀光剑影更可怕的,就是朝堂上的勾心斗角,你父亲说的好听是刚正,说的难听就是死板,为官多年也学不会圆滑二字,官做大了,难免遭人忌惮。”

      “我都懂的母亲,但是我不怕,所有人都刻意瞒着父亲的死因,那就由我亲自去查。”

      “说得好像你都胜券在握了似的,离考试不过几个月,都准备好了?”

      “那是自然,女儿信心满满。”

      八月盛夏,京中一场雷雨却丝毫不减温度,炎热混着潮湿,而北方依然大旱,灾情最严重的云岭州三月不降一滴雨,郑晨耘和裴治咏还有工部水部司的诸位官员还未赶到时,各家粮商哄抬米价,有钱之人早已囤够了粮食,而许多百姓则是买不起一斗米。

      烈日炎炎,土地龟裂,河水干涸,田间作物枯黄,田边百姓嘴唇干裂,叉着腰无奈地看向逐渐枯死的庄稼,今年颗粒无收,交不起赋税,去岁的收成就不好,家中早无多少余粮,家家户户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活。

      郑晨耘和裴治咏按赵灏所示,沿路收购米粮,到了云岭州赈恤百姓,又在城外搭建粥棚,亲自向百姓施粥。

      云岭州知州薛和收到消息早已等在城中,只是久等不来,等到手下来报时,才知道人家连城都未进,先开始施粥了。薛知府满身的汗一下子变冷,黏糊糊地贴在身上,这怎么不走寻常路呢,府上备下的饭菜早已同他的心一样凉了。

      薛知州赶紧带着一群人跑到城外迎接,郑晨耘不善言辞,倒是裴治咏前去应付。

      “在下云岭州知州薛和,两位大人远道而来,是下官失职,未能及时迎接,还请两位大人千万不要怪罪,时候不早了,府上早已备下饭菜,为大人与将军接风洗尘,还请大人随微臣回府用饭。”

      “薛大人客气了,下官与郑将军在此处用了些粥,不如薛大人也一同用些吧,郑将军一会儿还要同下官一起考察民情,若有薛大人陪同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
      “这是自然,这是自然。”薛和嘴上连连应和,又赶紧给下属使眼色,下属看懂了,趁人不注意,偷偷溜回了城。

      留了一队人继续施粥,郑晨耘带着剩下的人进了城,街道还算整洁,路边也没有乞丐,正是该囤粮的时候,粮店却空空荡荡,无一人买粮。早在施粥时就有百姓说起粮店涨价,一两银子都买不起一斗米,而且价格是一天高于一天,他们压根买不起,此时门口的木牌子却写着,今日已售罄,来来往往的百姓似是在正常行走,可眼睛都直往粮店里瞧。

      走到另一家粮店,同样无人买米,门口也挂出售罄的牌子。

      “薛大人,云岭州的官仓何在?劳烦带我们去看看。”裴治咏问道。

      “大人这边请。”

      为防旱灾、饥荒等各类天灾,大景朝下令每州每县均要设立官仓,定时囤粮,以备不时之需,他们施粥放粮的米便是沿途从其他郡县收购来的,开仓放粮均要有详细记录。

      打开云岭州官仓,果然是空的,裴治咏又要来记录,确确实实记录了两月前就陆续开仓放粮的记录,只是这份记录,就算字迹有所不同,可伪造得甚是刻意,裴治咏在进户部前可是翰林院的编修,成日与文字打交道,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同一人之手,只是换着法子写出不同字体罢了。

      裴治咏随手指着簿子上的一个名字说道:“薛大人,这份记录颇有问题啊,此人在城外与下官说起,家里米缸早已空空如也,成日只能靠着先前晒下的红薯干过活,可是这簿子上却明明白白写了十日前才领了五斗米,怎么十日就吃完了?看来此人谎话连天,一会儿定要将他拿下好好审一审。”

      薛和心虚不已,赶紧说道:“是是是啊,这等小事便不劳烦大人了,交给下官便好……”

      裴治咏看了他一眼,又随意指了个名字道:“此人也说起买不到粮食,可他也才领过米,这又是怎么一回事?”

      薛和急得直冒起汗,怎么回事,当然是这些米全被他卖给粮商了,粮商再抬高价格卖给百姓,旱情不知道要持续多长时间,那些有钱的自然会出高价收粮,谁知道这位大人,会亲自与百姓施粥呢?
note作者有话说
第27章 赈灾

  •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,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。[我要投霸王票]
  • [灌溉营养液]
    • 昵称:
    • 评分: 2分|鲜花一捧 1分|一朵小花 0分|交流灌水 0分|别字捉虫 -1分|一块小砖 -2分|砖头一堆
    • 内容:
  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注:1.评论时输入br/即可换行分段。
  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。
    •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查看评论规则>>
    作者公告
    最近开始变忙啦,很抱歉即日起改成隔天更~ 谢谢大家的支持,走过路过点点收藏哦~
    ……(全显)